回望灾后十年,成都公证处同甘苦见证重生
发布日期:2018-05-14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汶川县映秀镇考察,实地察看震后10年的发展振兴情况
编者按: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汶之伤,国之痛。地震发生后,成都公证处迅速加入到了抗震救灾队伍中,公证人员也纷纷贡献出了自己的能量。10年以来,我们立足公证行业的责任和担当,努力服务灾后重建工作,为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建设持续贡献公证力量。一路感恩前行,我们拥有了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一、那年,我们是无畏向前的公证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处第一时间组织公证员前往地处极重灾区的都江堰市区开展受灾情况证据保全工作。在都江堰灾区指挥部的安排下,公证员冒着随时会发生强余震的风险,采取拍照、摄像等证据保全手段,对当地街道、房屋等危房建筑进行保全证据公证,确保准确、客观地记录下地震灾后现场房屋的状况,为当地灾后现场保留了宝贵的历史照片、资料,为灾后重建及后续拆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公证法律保障。
2008年6月初,我处多名公证员主动联系抗震救灾救援部队及当地受灾群众,了解到当地紧缺蔬菜、水果、新鲜猪肉等实际情况后,分批携带自发募集、购买的物资深入北川县陈家坝、彭州市银厂沟、绵竹市等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地区,冒着强烈余震的风险,及时将物资交付给救灾部队并分发给当地受灾群众,大大解决了燃眉之急。
二、十年,我们不忘初心坚持援建
“成都公证处,就在您身边”, 是成都公证处几代公证人共同的执业精神。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10年里,我处充分发挥公证的力量,用专业知识和爱心奉献为灾后重建贡献力量。期间,我处公证员赶往汶川、青川、北川等受灾地区开展支援工作,为当地群众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对口支援当地公证机构,向他们提供办理公证所需的电脑设备等办公物资,并为该地区灾后公证工作的开展提供及时指导、帮助,通过实际行动积极支援当地灾后重建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涉及地震灾害相关的公证案件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法律援助,并专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队,积极支持和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在2008年5月后连续几年,我处每年选派数名优秀公证人员分批赴都江堰市公证处,秉承积极支援、敬业奉献的精神,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公证服务,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三、感恩,我们牢记使命携手共进
“灾难无情,爱暖人心”。我处始终牢记“公证为民”的使命和责任,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动员本处公证人员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对口帮扶工作,用公证的力量努力服务社会民生。2015年6月,我处积极支援都江堰市幸福街道灾后重建工作,对当地群众开展慰问帮扶活动,送去帮扶慰问物资,提供公证法律服务。随着灾后重建工作日益推进,我处在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方面工作力度日益加大。近年来,陆续到阿坝州马尔康市、黑水县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与大邑县䢺江镇虎岗村开展对口帮扶,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且拖乡进行帮扶等,为偏远山区贫困群众和学校捐款、捐物累计超过30万元,捐建爱心图书室9个,捐赠爱心图书3万余册。同时,对口帮扶甘孜州9个公证机构,从硬件支持、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等多方面给予帮扶;选派优秀公证员到当地两个公证处驻地开展公证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公证为民”。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一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时刻感染着我们,我们志愿用公证的力量,努力服务好社会民生,持续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