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使命 · 公证服务为民
1978年12月,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正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近百年历程中,解放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武器,更是指导实际工作的有力工具。思想解放了,才不会被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所束缚,才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就
那些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那些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东方红》等;还有那些在艰苦岁月中,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感人故事,它们共同描绘了一幅属于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精
1977年10月,中央各大媒体发布了我国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消息很快传遍了中国大地,广大青年奔走相告。有人形容说,这一消息犹如滚滚春雷,极大地激发了每个有志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195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国内国外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整体趋势趋向缓和;在国内,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此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国家经济得以全面恢复,社会的经济运行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营经济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于是,中国盛行一个政治名词,叫“一化三改”。“一化”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目标
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盛大开幕。这一天,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一千二百多名代表带着六亿中国人民的嘱托齐聚北京,
1949年10月1日,首都三十多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中国的诞生。人们贴切的用一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财政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抗战以来愈演愈烈的恶性通货膨胀仍在继续,人民解放军后期作战仍需很大开支,恢复生产和铁路交通急需大量资金。严峻的经济形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能不能遏制涨价风潮
1950年,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了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不仅如此,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还派出飞机频繁侵入中国领空,轰炸我国丹东地区,严重危害了我国领土、领空的主权。1950年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华民族结束了一百多年来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成为了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经过多年的战争和被侵略压迫的残酷历史,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国家经济需要得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京各界三十万群众会聚于此。他们兴高采烈,共同迎接和欢庆这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解放军将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近乎歼灭殆尽,国民党政府因军事上的惨败而陷入接近土崩瓦解的境地。中共中央在此时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指挥了解放军的渡江战役,解放
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压在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8年初到1949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波澜壮阔,惊
1947年7月,《小河会议》确定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拉开反攻序幕;1947年9月,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中部,取得了歼灭国民党第三军的清风店大捷,又攻下了石家庄,令华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战争之初,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军队实力相差悬殊。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原计划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或许还能恢复和谈。但到了1947年3月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原解放区成了蒋介石向华东、华北乃至东北发兵的重要障碍,也是全国解放区的前沿。因此它便成为了国共双方都十分看重的战略枢纽。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国共双方于1月间达成的《停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1945年8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共 10 页 当前第 5 页 跳转至
页